标准提升质量 人才促进发展 陕西省首届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训班在西安圆满举行

为推进陕西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我省养老事业追赶超越的新篇章,3月29日至30日,由陕西省质监局、省民政厅指导协办,陕西省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养老标委会”)主办的全省首届养老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训班在西安圆满举行。来自全省的94家养老机构及护理院校的相关负责人13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习。

开班典礼由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曹天刚主持。养老标委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以下简称“陕福协”)会长杜学孔致辞。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冯晓丽、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戈养年,养老标委会副主任委员、陕福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晓燕,养老标委会副主任委员、省众帮养老协会会长李新生,养老标委会秘书长马丽娜等出席了开班仪式。

    

戈养年副厅长在开班仪式讲话中指出,要建立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重点强调了近两年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多次强调标准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对本次培训提出四点指导意见:一是标准化工作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新高地;二是标准化工作要牢固树立引领意识,开展培训、完善标准、增强意识是当务之急,根据实际情况搭建养老机构标准体系,进而迈向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促进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三是标准化工作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紧扣质量标准,补齐老人需求与养老机构落后的管理制度和技术配备不相适应的“短板”,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树立养老服务品牌;四是标准化工作要牢固树立科技意识,在标准化建设中,应积极拥抱新科技,通过引入科技产品来规范服务流程。

 

 

冯晓丽会长的讲课极具感染力,她放眼全球化,高瞻远瞩、声情并茂地详细解读了“十三五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的形势与任务”,围绕国家养老服务业标准化相关政策要点、中福协在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及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项目介绍三个方面做了精辟全面的演讲。

 

紧接着,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常华院长就《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及政策进行了分析讲述;武汉江汉区老年公寓熊承刚书记全面细致地讲解了“养老机构标准体系的构成”;年过七旬的深圳市盐田区社会福利中心华凌院长,结合几十年的工作实践生动直率地讲析了“养老机构标准体系下的风控管理”;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孙峰主任从理论层面着重讲述了“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及意义”;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人文教研室谢红副教授将理论融入实践,生动幽默地向学员讲述了“养老机构管理的流程化和标准化”;西安养老康复中心徐岷利院长主要从实践应用方面讲述了“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实操指南”。标准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在路上”的实践性系统工作,并需要因地制宜。专家们从宏观分析、实际操作等不同角度,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标准化建设的各个要素与流程,应注意的事项等,使学员们受益匪浅。

 

 

 

 

 

培训期间,会务组还组织了经验交流座谈会。多位院长就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如合同规范、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年轻化、养老智慧化的实施等问题向华凌院长及养老标委会委员提问。华凌院长坦诚真挚地分享了盐田社会福利中心的管理思想与用人制度,体现了这位老院长的聪明才智与开阔高超的管理思维。三桥老年公寓曹鹏院长分享了公寓在老人档案管理中不断探索与完善的经验总结,指出为老服务中的所有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此次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纪律严,从授课专家到听讲学员无不认真负责,严谨努力,体现了养老人的智慧与情怀,使命与责任,勤奋与执著,拼搏与奉献。为了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本次培训还组织了笔试环节。与此同时,安排了学员赴西安工会医院护理院实地参观学习。

在最后的结业典礼上,陕西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任慧丽讲道,此次培训授课专家规格高,课程设置内容全面,实践指导性强,各位养老机构负责人刻苦努力,为即将启动的新一轮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大检查和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期待大家将所学知识用于工作实践,创造更好的成绩,推进我省养老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